明码标价、公示概率 盲盒不再“盲”
来源:北京商报 盲盒的盲未知性抓住了不少消费者的心,使得市场迅速发展,明码盲盒但与之伴随的标价不再消费纠纷也频频发生,侵害着各方的公示概率权益,规范市场迫在眉睫。盲8月16日,明码盲盒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标价不再通知,该征求意见稿不仅对盲盒销售的公示概率商品类型、价格制定、盲抽取概率等进行规范,明码盲盒还提出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标价不再通过相关规范的公示概率制定,盲盒市场有望不再“盲”。盲 抽取概率、明码盲盒规则要显著公示 成为消费者心头好的标价不再盲盒,红遍大街小巷,各式产品层出不穷。但消费者在购买盲盒的过程中却往往会遇到一道难关,那便是被不透明的概率惹得烦恼不已。 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同时,盲盒经营者应建立和完善商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保留抽取概率设定、结果抽取的完整记录,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际的市场投放和向消费者发放盲盒。 与此同时,为了引导盲盒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避免欺诈等行为的出现,征求意见稿不仅指出盲盒经营者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不得以折现、回购、换购等方式拒绝或者故意拖延发放盲盒,不得设置空盒,同时也对盲盒的价格制定提出要求,并称“盲盒经营者应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盲盒价格。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此外,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流通的商品或者禁止提供的服务,也被明确不得以盲盒形式进行销售或者提供。而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无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均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 当盲盒的信息进一步公开透明,迈过消费过程的第一道难关,此时消费者购买盲盒时的第二道难关,即遭遇质量问题想要退换货,却难以在第一时间解决的问题,也摆在众人眼前。 征求意见稿对此指出,盲盒经营者应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商品来源可靠、质量合格。同时,盲盒经营者应当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盲盒商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盲盒经营者应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供应渠道、原材料、设计安全性能等方面严格把关。 对于退换货问题,征求意见稿则明确,盲盒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或者与经营者明示不符的,应依法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不得以“附赠品”“抽奖品”等借口免除应当承担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义务。且盲盒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在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看来,此前部分盲盒经营者以产品自带的未知性等特性,在面对消费者因质量问题提出的退换货的要求时进行推诿,而这实则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对经营者进行规范,既能让消费者在保护权益时有制度可循,也能让盲盒市场更健康地发展。 不炒作引导理性消费 盲盒的市场潜力已毋庸置疑。Forst Sulivan此前曾发布过一组数据,2019-2021年我国盲盒市场规模从25亿元扩张至2021年近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75%。 另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的数据,在不同价格区间中,价位在50-99元的销售额占比约为36%,而500元及以上(整盒购买)的产品销售额占比则达到37%,居于所有价格区间的首位,同比增幅也以13%居首。以上两组数据,均证明了消费者对于购买盲盒的热衷。 但在盲盒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非理性消费的现象也不时出现,甚至有未成年人私自使用家中的钱款购买大额盲盒,导致纠纷的出现,使得引导理性消费成为盲盒市场发展中的重点之一。 征求意见稿指出,盲盒经营者不得对抽盒规则、抽取概率、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商品数量、商品规格、商品质量、服务提供方式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鼓励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引导理性消费并鼓励盲盒经营者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并接受社会监督。 “盲盒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商品,还具有发展空间,但关键是要有序规范经营。”李杰认为,这一销售形式给了消费者不同的体验感,但这仅限于形式上的新鲜,而不是用作违规经营或是炒作、虚假营销的手段,经营者需要摆正对于盲盒的认识,合法且理性经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举报/反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最强压迫感公厕!1次10元,付费后倒计时 网友:上个厕所还要争分夺秒
- 实现碳中和:从全球共识到全球行动
- 快递业告别价格战
- 25倍大牛股坚朗五金业绩爆雷:股价今年已腰斩 券商却不断给出天价预测高喊买入
- 星星科技虚增营业收入近50亿,多名责任人拟被终身市场禁入,投资者挽损征集中
- A股明日风口:第六批冻猪肉收储即将启动 光伏龙头再度上调硅片价格
- 俄乌战火愈演愈烈,“欧洲粮仓”如何影响我们的餐桌
- 欧盟将对苹果进行更严格管控 iMessage需与其他通讯服务互通
- 马自达计划到2030年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汽车电气化,包括采购电动汽车电池
- 股海导航 4月26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 华安基金:发挥公募基金优势,积极备战个人养老金
- 纽约法官驳回马斯克“废除SEC和解协议”的请求
-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证券业引导数字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 这三家银行出现存款提现难!央行:高度关注,已开始调查!
- 26省市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10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
- 朝阳区7家商户未明码标价或价格涨幅过高,被市场监管处罚
- 临港现代化新城形态初步显现:接下去到十四五末是重要发展阶段
- 上海快递重启加速:申通快递获首张运输车辆通行证
- 京东方A: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16.57%
- 减持步步高掀开腾讯投资一角:新零售投资失算 文娱板块遭遇逆风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