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瞳”品牌在中国内地遍地开花,但代工厂的发力才刚刚开始
记者 | 陈奇锐
根据36氪的美瞳报道,美瞳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大仕城光学有限公司(下称“大仕城”)近期完成千万元A2轮融资,品牌投资方为坚果资本。中国融资所得将用于扩建工厂、内地产品研发和升级等方面。遍地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开花开始大仕城成立于2009年3月,但代是工厂刚刚一家中韩合资企业,经营项目包含隐形眼镜生产以及从事相关产品的美瞳进出口业务。法定代表人李珈仪在美瞳行业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品牌联合创始人金双浩在韩国开设有数家美瞳工厂。中国
大仕城的内地业务以代工生产为主。其中一部分是遍地整合行业产能,推动美瞳生产的开花开始数字化和柔性生产化转变。另一部分则是但代布局渠道,以提升在生产和美瞳品牌塑造上的能力。当前大仕城的客户中包括有博士伦等大型隐形眼镜品牌。
在生产上,大仕城引进韩国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缩短出货周期。而在交付流程中,大仕城则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利用大数助判断流行趋势。未来大仕城将着重布局海外电商渠道,帮助中国品牌出海。
在投资机构和消费者的双重关注下,美瞳成为了美妆领域中的又一个明星赛道。moody和4iNLOOK等品牌接连完成亿元融资,而据2021年《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美瞳产品已经占据隐形眼镜市场近五至六成,而近三年相关市场复合年均增长值近50%。
但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后端,美瞳生产仍然掌控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手中。和已经颇为成熟的彩妆和护肤生产线不同,布局在中国大陆且叫得上名字的美瞳生产厂家并不算多。对于许多近年初创的本土品牌来说,寻求和海外厂家的合作并不容易。
厂家话语权较高,对品牌的资质和资金有一定要求。界面时尚曾报道,要与头部美瞳厂家合作,上万盒是最为基本的起订量。此外,由于接触镜片的包装盒和铝箔片也需要有相关证照的生产商来提供,包装的起订量同样至少上万。
一般而言,海外头部代工厂在确定合作后的交期大约在两到三个月左右。但在当前市场当中,许多消费者将美瞳看作美妆产品,这让它具有趋势性强且迭代性快的特点。如果本土美瞳品牌没有足够的资金,两到三个月的生产时间将带来极大的销售压力。
也不是没有本土美瞳品牌在做大后,想要反哺国内供应链。但美瞳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审核和监管过程严格,且对资金要求高。moody首席执行官慈然曾在接受界面时尚采访时表示,要建立一个自动化成熟的工厂,总价值投入超过2亿元。
即使工厂能够顺利落地,由于美瞳生产长期是一个封闭的行业,许多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海外生产商手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土品牌想的方法是从海外再引进技术人才,但这会将整体成本进一步推升。
如今美瞳赛道火热且拥挤,但相较于彩妆甚至香水等其它品类而言,它佩戴后带来的特征改变并不明显,消费者难以形成记忆点。此外,佩戴美瞳通常需要有人指导,较为复杂的流程是部分消费者抗拒使用美瞳的原因。
而这也是为何尽管美瞳消费火热,但整体市场规模仍不算大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本土品牌使用大量资金建设自有供应链,需要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为何大仕城会将出海业务作为重点,它需要通过发展多个市场来分担风险。
(责任编辑:综合)
- 藿香正气口服液+冰咖啡=“冰中式”火了!真的好喝吗?医生紧急提醒→
- 中国银河第三季 净利21.14亿降32.79%
- 定了!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11月1日正式上线!医保个账可缴费!
- 麦迪森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不少于1250万港元
- 外交部:将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工程 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 管涛:三季度国内经济复苏的成色
- 喜迎11月份“开门红” 李大霄:港股+A股齐涨,行情延续性可期
- 从“一城多保”到“一城一保”,北京普惠健康保今起加量升级
- 利好不断,资本纷纷涌入充电桩,但行业龙头特来电已连亏3年,累计亏损5.6亿元
- 嘉化能源实控人犯操纵证券市场罪 一审“判三缓五”处罚金5000万
- 河南省永城市:强化基层党建 赋能乡村振兴
- 中药配方颗粒板块异动背后 标准换档期下竞争格局重塑
- 11月23日听银华基金马君、南方基金王士聪等大咖说:医药景气犹在 港股还能投吗
- 郑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