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发布消费提示:当心装修合同里的价格陷阱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合肥讯 近日,安徽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和滁州市消保委针对装修行业消费投诉情况发布消费提示,滁州提醒消费者在装修前应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发布警惕消费陷阱。消费陷阱
据介绍,提示滁州市装饰装修行业消费投诉呈上升趋势。当心截至今年9月底,装修滁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共接到涉及装修公司的合同投诉473件,投诉内容主要涉及:前期合同约定装修总价,价格后期额外追加装修款;商家经营不善跑路,安徽导致装修款无法追回;装修公司提供的滁州装修材料质量差,出现问题不履行售后服务等。发布
针对投诉发现的消费陷阱问题,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提示滁州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
优化家装理念,当心提倡科学装修。避免盲目追求豪华装饰装修,从而忽略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家具用品要选购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同时要考虑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释放量的叠加效应,以免加重室内环境污染。购买建材或家具时不要贪图便宜,尽量到正规市场购买。
选择正规公司,小心卷款跑路。正规的装修公司具有营业执照和固定的办公场所,并会在竣工后向消费者提供“两证一卡”,即家庭装饰工程质量检验合格证、家庭装饰工程室内空气检测合格证和两年服务保修卡。建议消费者在装修新房时,应事前做好材质、工期、价格、保修、争议解决等市场调查,采取“货比三家”的方式,查看装饰公司的信誉度和事前已装修好的新房。
签订装修合同,警惕消费陷阱。对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验收依据、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都要清楚掌握,有关数据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部分装修公司利用不规范合同欺诈消费者,在工程预算中全包、漏报,施工过程不断追加工程量。特别是包工包料的工程,对用料标准不做明确规定,消费者一旦在合同中签字,就会掉入装修陷阱。
把握验收环节,谨防以次充好。要注意验收环节,消费者应在装修过程中适时进行监督,注意核对装修单位提供的装修材料实物是否与家装合同中约定的品牌、型号、规格、等级等相符,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如果确实无暇监工,可以在验收阶段提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质量问题应固定好相关证据。
妥善保管证据,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应该妥善保留相关合同文本、施工图纸、付款凭证、发票以及与装修企业沟通协商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以备日后维权时有据可依。
装修过程中,如果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先与装修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要及时向商家所在地消费者组织或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举报,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及时提出仲裁或诉讼。
(陶维)
(责任编辑:娱乐)
- 多家银行落实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
- 央行再度出手,释放什么信号?人民币汇率走势怎么看?
- 建设银行拟成立住房租赁基金
- 开盘:美股周二高开 股指五连跌后反弹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
- 银行高管任职资格审批范围缩减
- 9家基金“组团”解约乾道:官网业绩与实际不符,实控人曾为P2P股东
- 新加坡银行:英镑面临“重大危机”
- 碧桂园莫斌:房地产市场变化超出预期,预计明年6月能够恢复
- 集运价格持续走低,中远海控、中远海特、中远海发齐获调研,释放什么信号?
- 14个月内三次易人,国美电器CEO王巍上任不足一年离职
- 投资45亿欧元 英特尔意大利芯片封装厂敲定选址
- 陕西靖边波浪谷:开发保护并重 生态经济双赢
- 由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产品管理机构发行与管理!中信银行推出“零钱+” 助力假期轻松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