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首次试飞“太空发射系统”
来源:中国科学报
10颗立方体卫星。美国图片来源:CORY HUSTON/NASA本报讯 8月底,将首美国宇航局(NASA)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次试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将进行首次试飞。这枚98米高的飞太火箭将开始为期42天的月球往返之旅,其中将搭乘3位“宇航员”——3个装有仪器的射系人体模型。
据《科学》报道,美国SLS是将首NASA登月项目“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一部分,预计最早于2025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次试虽然SLS于8月29日发射时没有真人搭乘,飞太但却有10颗立方体卫星同行。射系每颗卫星约为一个公文包大小,美国可用于探测月球(几颗立方体卫星将重点研究月球冰)、将首小行星和深空辐射环境。次试
发射在即,飞太卫星制造人员却忧心忡忡,射系他们担心其中一半的卫星可能没有足够能量开启任务。由于发射延迟,这些卫星已经在火箭内滞留了一年多,其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有些甚至无法启动和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因此无法充电。
“等待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月球观测小卫星(10颗立方体卫星之一)首席研究员、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的Ben Malphrus说。
这10颗立方体卫星将分别用于监测卫星及火箭分离,研究辐射对酵母的影响、太阳风和磁场、月球冰,以及地球等离子体层成像、新型红外光谱仪测试、等离子推进器测试、微型着陆器月球表面着陆、利用太阳帆飞向小行星。其中,5颗立方体卫星的电池如果不从火箭上取下,就无法充电。NASA工程师担心在火箭内给卫星电池充电可能会引发放电,从而损坏火箭其他部分。
比如,名为LunaH Map的立方体卫星电池储备可能为50%,对顺利完成任务构成了巨大威胁,因为在电池能量降到40%时,立方体卫星将无法完成一系列初始操作和启动,而打不开太阳能电池板就无法充电。(徐锐)
- ·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惩治证券期货犯罪力度
- ·为维护价格稳定 存储芯片巨头美光启动新型定价试验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人民日报撰文:集成电路——社会信息化的“引擎”
- ·李稻葵谈抗疫:物流一定要畅通,建议对受影响的百姓直接给予现金补助
- ·北京2022年度市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开始了
- ·【教育有料】财政部下达2125亿元支持义务教育 5亿元补助特殊教育
- ·信用债收益率震荡向下,市场多数预期4月社融数据或偏弱
- ·沈建光:消费券对短期拉动消费立竿见影,而且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
- ·我国将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
- ·管涛:美联储利率紧缩,全球股市、债市、汇市波动明显加大
- ·银河基金迎新任董事长,公募核心高层变动成常态
- ·上海:将尽快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4000个
- ·美股风向标|美股持续大跌,这只做空标的暴涨114%
- ·三维通信商誉减值近8亿致巨亏7亿 实控人拟减持3.5%重要股东已套现2.5亿
- ·山东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