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头们的“锁硅焦虑”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光伏组件龙头正纷纷为下一阶段的锁硅焦虑原材料保供提前开展布局。
9月14日,光伏(688599.SH)宣布已与(000012.SZ)签订长单采购合同,锁硅焦虑并覆盖未来4年、光伏高达7万吨的锁硅焦虑高纯硅料原料的采购合同,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光伏预计累计采购额将达212.10亿元。锁硅焦虑
无独有偶,光伏已坐上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头把交椅的锁硅焦虑(688223.SH)继8月底向(600089.SH)旗下新特能源(1799.HK)采购预估超900亿元硅料后,再度宣布将在于2022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硅料之王”(600438.SH)签订高达38.28万吨、光伏预估总价超千亿的锁硅焦虑的多晶硅采购合同。
更早前的光伏今年3月,(601012.SH)曾向通威股份订购预计金额达442亿元的锁硅焦虑多晶硅长期订单。
欧洲能源危机、光伏碳中和政策等背景的锁硅焦虑驱动下,光伏电站投资景气度的提高、户用光伏需求的明显上升以及终端效率的提高,都在放大光伏市场对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的乐观预期。面对可见蓝海的加速内卷,硅料价格的单边上涨让不少光伏龙头患上“锁硅焦虑”,这也是其试图押注长期硅料合同来“保供”的内在动因。
但另一方面,伴随着上游硅料入局者的增多和产能的持续扩充,而当前的供需失衡是否会在中长期滋生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是诸多光伏企业所需考虑的风险。尽管上述硅料大单的逐月计价约定化解了硅料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供需预期一旦出现改变,前期采购所堆积的硅料如何消化将成为潜在难题。
巨头“锁硅”潮涌
一众光伏巨头开始通过签订长期合同来锁定长期硅料的供应。
天合光能9月14日公告,其将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累计向南玻A采购7万吨高纯硅料,含税总采购金额预计约为212.10亿元;这意味着,天合光能未来四年面向单一供应商的硅料年均采购额将保持在50亿元以上。
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组件大厂对硅料长单的未雨绸缪并非孤例。
4天前的9月10日,晶科能源宣布将在2022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硅料之王”通威股份采购约38.28万吨多晶硅。
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8月底的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30.51万元/吨估算,晶科能源的此次合同总采购金额(不含税)预计可达1033.56亿元,创下光伏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多晶硅单笔采购记录
对于刚刚以18.21GW出货量重返全球光伏组件“头把交椅”的晶科能源来说,这已是其下半年以来第二次的长单“锁硅”操作。
8月27日,晶科能源还曾向新特能源下单了长达7年、总量大33.6万吨的原生多晶硅采购合同,预计不含税采购额达903.33亿元。
这意味着,晶科能源8月底以来仅面向通威、新特两家的长单采购额就已接近2000亿元,合同期限内,面向两家硅料企业的年均预计采购额则分别约为238.70亿元、129.05亿元;按照这一推测粗略估算,晶科能源未来四年的年均硅料成本或不低于367.74亿元。
2021年,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组件成本总额分别为301.21亿元、326.16亿元,对照之下,两家巨头对硅料的投入已然不菲。
不过,上述预估采购额是基于PV 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硅料均价测算的结果,而最终实际采购价格仍然会“随行就市”的采取月度议价模式确定;但之所以“豪掷大单”,仍然年内硅料供不应求带来的涨价潮和行业对下游需求升温的普遍预期有关。
“因为投产需求旺盛,8月份行业已经签了很多长期订单了,基本上硅料企业没有现货了,最近出来的几个大单只是硅料产能被抢购的表征。”一位接近晶科能源人士表示。
在境内外光伏建设同步提速的当下,处于最上游的硅料价格一年多来已出现数倍上涨。例如目前已在30万元/吨价格徘徊的复投料、致密料等原料已较2021年年初上涨超过3倍。
硅料价格的飞涨甚至影响了行业价格公示——硅业分会9月8日宣布,为避免多晶硅价格被过度解读、造成误解,决定自当周起暂停采购价的发布,截至“停价”前夜,PV infoLink公布的致密料报价区间最高值已达31万元/吨。
“主要还是受到终端需求的刺激导致,尤其在欧洲市场出现能源问题后,户用光伏的市场被进一步打开了。”上述接近晶科能源人士表示,“(晶科)目前对N型TOPCon电池路线非常笃定,路线一旦确定后肯定希望加快铺开产能,硅料作为必要原料肯定要保证供应端的安全。”
供需拐点风险犹存
抢先“预定”的巨额硅料产能,最终仍需以不断扩大的下游收入为依托。
“因为硅料价格涨得比较快,所以成了成本中的大头,但最根本还是下游的光伏组件需求提升了,如果组件收入的盘子扩大了,那么看似高额的硅料采购额还是会被终端消化掉。”一位头部组件企业人士分析称。
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的下游需求和组件收入,正是不少光伏企业抢购硅料的信心所在。
例如晶科能源在2021年、2022年上半年营收分别达405.70亿元、334.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20.53%、112.44%;天合光能同期收入分别达444.80亿元、357.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51.20%、76.99%。
但巨头间的白热化竞争以及行业闯入者的增加,也加剧了行业的产能焦虑,而产能焦虑最直接的折射,正是“锁硅焦虑”。
“一方面下游需求增长是当下的‘明牌’了,所以龙头企业肯定是有信心把收入做上来的,这是组件龙头们的基本盘。”北京一家私募机构投资经理表示,“另一方面是行业的闯入者增多了,甚至不少行业外的资本也在入场,这种情况下如何‘守成’也是挑战。”
“硅料的阶段性供应是有数的,如果这个时候你不抢,别人也会抢,反映到下游就可能是你的市场份额被瓜分。”上述投资经理称,“对应的是硅料价格上来之后,‘新闯入者’的单位产能门槛被进一步拉高了,也就是说在可预期的增量空间面前,上游的‘抢硅’已让市场有了一丝存量博弈的色彩。”
事实上,硅料抢购潮所带来的涨价问题一直让行业颇受其苦。
“整个产业链百分之八九十的利润在硅料环节,硅料环节的结构性行情不能一直炒作下去,这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指出。
与此同时,硅料涨价吸引更多资本的投产,也有可能让供不应求的现象出现逆转。
下半年以来,又有多个硅料项目启动投产,例如在今年7月,协鑫科技的乐山10万吨颗粒硅、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20万吨高纯晶硅均启动投产,阿特斯8月还宣布青海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则预测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年产能有望超过500万吨/,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满足全球1500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
“产业有增量前景,但也需考虑2025年前过度投资规划的产能可能引发市场供需失衡。”林如海如此提示称。
据硅业分会预计,直到下游需求转弱,逐步传导至中间各环节开工率开始下调,将成为硅料市场供需格局扭转的前期迹象。
亦有部分光伏龙头人士预测,去年初至今的“硅料热”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度出现调整。
“如果明年是一个接近400GW的市场,明年一季度硅料就不缺了,可能到二季度(硅料)价格就应该会下来。”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曾在2022年Q2业绩会上如此预测。
“现阶段的大规模锁硅虽然通过‘随行就市’解决了价格风险,但如此长周期的订单,下游需求预期若出现变动或技术路线数年内有大的变化,仍然可能形成原材料无法消纳的风险。”上述投资经理则指出。
- ·首批129只基金、7款保险产品入围!券商如何突围个人养老金代销江湖?
- ·东亚中国理财产品“暴雷”?银行回应:是谣言 已报案
- ·老将们发力!王国斌、林利军、傅鹏博、赵枫、傅友兴开始行动了……
- ·能源价格飙涨 丹麦民众露营只为省电
- ·超6000万GMV,踩着汪小菲上位的麻六记酸辣粉断货了
- ·衰退预期再度扰动全球大宗市场 黄金原油股期承压下行
- ·招商、口碑双跌,综艺“吸金”大缩水
- ·美元再创二十年新高 需求拖累油价跌至八个月低点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 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贾跃亭率合伙人公司重组FF董事会
- ·证券业发展报告:2021年31家证券公司直接或间接入股19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
- ·太平洋产险一支公司被罚50万:编制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
- ·世界杯踢进游戏机 球迷的热情能给游戏升温多少?
- ·国家发改委: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 ·主流音乐播放App投诉对比:酷狗音乐自动续费、未成年打赏成热点
- ·三部门: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 ·快讯:指数早间震荡走低创指跌0.5% 教育板块直线拉升
- ·蝉联金牛固收大奖,兴证全球基金固收团队的投资方法论
- ·复星国际9月26日斥资约3339.7万港元回购700万股
- ·A股明日风口:拓普拟投资30亿建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比亚迪遭“假公章碰瓷”背后:频频布局南宁 加码电池产业链
- ·苹果已开始销售M2版翻新13英寸MacBookPro 比新款最少便宜130美元
- ·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德旭:打造中国数字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丨金融新未来
- ·工银瑞信基金:业绩兑现红利期将现,科创板具备成长投资价值
- ·路易威登和华伦天奴来了,阿那亚距离“网红”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