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抛售!12万亿资产告急,华尔街\
华尔街“围猎”英国资产。华尔街\ 英国国债巨震后,惨烈英国养老金基金正在被迫大举抛售资产,抛售包括房地产、资产私人信贷和风险投资基金份额等,告急而高盛、华尔街\黑石集团等华尔街机构却在“嗜血”抄底,惨烈部分资产组合的抛售折价幅度达20%至30%。据英国养老金保护基金的资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告急英国养老金资产共计约1.5万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华尔街\ 英国的惨烈另一只“黑天鹅”魅影正在显现。10月6日,抛售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资产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英国政府债务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告急而英国更危险时刻或在10月21日。届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标普、穆迪,将重新评估英国政府的信用评级。一旦信用评级遭下调,将对英国的外债形成巨大压力,或将对英国金融市场再度造成冲击。 欧洲能源局势也传来噩耗,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田面临关闭风险。近日,荷兰政府表示,格罗宁根气田的产量将限制在28亿立方米,最迟将于2024年完全结束天然气生产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格罗宁根气田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田,曾经每年产生超过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欧盟消费量的10%,当前格罗宁根地下可开采天然气的储量仍有4500亿立方米,价值约1万亿美元。 12万亿资产的危险时刻 英国债市的史诗级动荡造成的负面冲击,仍在继续。 作为英国国债最大持有者之一的英国养老金基金,因债市巨震,需要追缴巨额保证金,正在大幅抛售流动资产,包括房地产、私人信贷和风险投资基金份额等。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英国债市危机之后,为了筹集资金,许多养老基金正在以有记录以来最快的速度出售股权、风险投资基金份额、房地产等更多的非流动性资产。 与此同时,“不错过任何一场危机”的华尔街机构,正在大肆“抄底”英国养老金基金的折价资产,其中包括,高盛、黑石集团、瑞士私募机构Partners Group等。 近日,高盛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Gabriel Möllerberg对媒体表示,英国养老金基金的部分高质量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组合已经折价20%至30%,这绝对是一个机会。 另外,黑石集团旗下的一个部门也正准备购买英国养老金基金折价出售的资产,其中一部分交易的价格远低于面值。这些交易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进行谈判和推进,交易量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飙升。 目前,瑞士私募机构Partners Group也有意向购买这些资产,该机构的Ross Hamilton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能够获得非常有吸引力的买入机会,当前准备了超过9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 专营投资私募股权和基金份额的机构Pantheon合伙人Francesco di Valmarana指出,一些投资者目前正考虑以10%左右的折扣出售所持基金的份额,而年初时,这些资产的出售价格普遍接近面值。 需要指出的是,养老金在英国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据英国养老金保护基金 (PPF)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英国养老金资产共计约1.5万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远高于2011年的4000亿英镑。养老基金持有的资产占英国机构资产管理市场的40%,占英国GDP的三分之二。 另一只“黑天鹅” 英国的另一只“黑天鹅”魅影正在显现。 10月6日,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在英国新首相利兹·特拉斯宣布实施债务驱动的紧急减税计划后,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英国政府债务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惠誉突然下调英国评级最重要的因素是,减税以及更高的预算赤字。惠誉认为,英国政府宣布的庞大且无资金支持的财政方案,可能导致中期内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英国政府总债务或将从2022年估计的占GDP比例的101%上升到2024年的109%。 另外,惠誉指出,英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英国财政大臣的声明暗示了额外减税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对1月份立法的财政规则进行修改,这降低了英国财政政策的可预测性。 值得警惕的是,英国更危险时刻或将在10月21日。届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标普、穆迪,将重新评估英国政府的信用评级。若财政状况持续紧张,英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遭到下调。 一旦信用评级遭下调,将对英国的外债形成巨大压力,外界向英国提供债务融资将面临“额外风险”,或将再度对英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而在此前,标普已经将英国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另外,英国政局的不确定性也在迅速增加。当地时间10月5日,YouGov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特拉斯的支持率已骤降至-59,这一数字比鲍里斯(-53)和科尔宾(-55)的历史最低点还要糟糕。 调查还发现,今年9月中旬时,大多数保守党选民对特拉斯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而现在大多数人对她持负面看法。 尽管特拉斯当选英国首相的时间不长,但在英国市场却掀起了巨浪。据整理的数据显示,自9月2日收盘以来(保守党选择特拉斯为党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英国富时350指数累计蒸发约770亿英镑的市值;另外,金边债券(亦称“优等证券”,英国政府发行的公债券)和与通胀挂钩的金边债券指数的市值累计蒸发2000亿英镑,以英镑计价的投资债券累计蒸发260亿英镑。意味着,英国股市和债市在一个月内合计蒸发近3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4000亿元)。 关键时刻,特拉斯的表态也引发市场关注。据央视新闻6日消息,当地时间10月5日,特拉斯在伯明翰举行的保守党年会上发表演讲,其再次强调,保守党一直支持低税率,减税在道德和经济层面都是正确的做法,减税将有利于提高英国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人才。 欧洲能源市场再传噩耗 欧洲能源局势再度传来噩耗,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田面临关闭风险。 近日,荷兰政府表示,格罗宁根气田的产量将限制在28亿立方米,最迟将于2024年完全结束天然气生产工作。 据荷兰广播公司NOS报道,天然气开采导致当地频繁发生地震,引发了荷兰居民强烈反对,并爆发了抗议活动,因此荷兰政府正在关闭格罗宁根气田。即使欧洲正准备迎接可能是二战以来最艰难的一个冬天,荷兰政府也不愿意增产,甚至开始推进关闭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格罗宁根气田位于荷兰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气田之一,曾经每年产生超过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欧盟消费量的10%。 即使已经运行了半个世纪,格罗宁根地下可开采天然气的储量仍有4500亿立方米,价值约1万亿美元,格罗宁根一度被称为“欧洲唯一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目前,欧洲正面临欧洲天然气危机,荷兰也受到了来自欧盟的压力。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欧盟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表示,荷兰应该重新考虑关闭格罗宁根的决定。 即便如此,荷兰仍然坚守着不扩产的立场。荷兰首相马克·吕特称,不会完全排除使用格罗宁根来加强供应,但只有在一切都出了问题的极端情况下,而现在还不需要。 荷兰矿业部长Hans Vijlbrief也表示,继续生产是危险的,但也不能忽视欧洲其他地方的危机,天然气的缺乏,可能会迫使荷兰做出扩大生产的决定。 当地时间10月5日,国际能源署署长(IEA)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即便2022年能顺利过冬,如果情况没有改变,2023年冬季欧洲各国将更难熬。 比罗尔表示,经过一个冬季的天然气消耗,预计到2023年2月至3月,欧洲各国天然气储备将消耗至库存的25%到30%。届时,如果欧洲天然气供应仍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明年冬天将更加难熬,欧洲国家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形势,需要尽早做好准备。 责编:汪云鹏 校对:陶谦
- 最近发表
-
- 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出炉:半数受访者不了解基金投顾,投顾尚处于起步阶段
- 仍然没5G!华为P60细节曝光:用上骁龙8旗舰新U、拍照升级
- 德国汉莎航空:德监管机构确认苹果AirTags等蓝牙追踪设备对航班不构成安全风险
- 受贿金额特别巨大!富滇银行原高级经理王念南被“双开” 曾挂职香格里拉市副市长
- 英媒:利比亚官员指控比利时劳伦特亲王“滥用”影响力进行“敲诈”
- 北京严控化石能源利用规模,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逐步下降
- 入境航班激增10倍,卡塔尔世界杯目标200亿美元收入
- 王国斌+任莉 比“陈光明+傅鹏博”还强的大佬出山 赵诣能否撕掉新能源标签存疑
- 油气产业面临多方挑战 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如何搭建国际化平台?
- 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今年已注册超过30万辆
- 随机阅读
-
- 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投资机构要有独立专业判断
- 传融创中国计划与华融就重组上海董家渡项目等事宜展开合作
- 快讯:指数午后小幅震荡创指涨幅收窄 农业股继续活跃
- 穆迪:美国通胀将在6个月内腰斩 但要回到美联储目标尚需时日
- 总投资约170亿元!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正式启动
- 旭辉:市场传闻无法准确反映公司境外债务情况,正推进友好解决方案
- 华夏银行定增结果出炉:首钢集团、京投公司分别认购约50亿元、30亿元
- 药明生物10月12日耗资约2.78亿港元回购600.8万股
- 港媒:为什么华盛顿必须谨慎应对台湾问题
- 医药板块走强 CXO概念方向领涨
- 外媒:西班牙推出新节能计划 以持续削减天然气消耗量
- 全国首个省级“团购买房”政策来了
-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 恩捷股份回应!
- 湖南安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至45万元,贷款额不高于房价八成
- 韩国银行先后8次上调基准利率 现货黄金微涨
- 苹果Shazam音乐神搜iOS版现可为iPhone/Apple Watch提供独家壁纸
- 刘畊宏被曝曾卖假燕窝,直播带货为何“翻车”不断
- 年内近30次“红包”促销 央行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最新进展
- 招商银行:继续坚持“轻型银行”战略
- 巴克莱:将Teladoc Health目标价下调至33美元,维持持股观望评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