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开放和数字经济让“小巨人”企业崛起
制造业是小巨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产业我国经济长期崛起的压舱石,而具有高附加值的开放服务业则在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等环节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和数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字经重要组成部分,是济让崛起我国经济创新要素释放的重要动力,产业补链强链的企业重要举措,也是小巨人经济保稳促进的重要因素。
那么,产业从产业结构来看,开放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和数分布各自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城市的表现较为突出?
制造业和服务业“小巨人”企业最多的五大城市
根据企查查数据,目前9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字经制造业企业共5959家,济让崛起约占65%。企业在制造业领域,小巨人“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城市是宁波、深圳、重庆、上海和苏州,其中,宁波、重庆和苏州的制造业“小巨人”企业占本市“小巨人”企业总量超过70%。制造业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些城市的支柱产业。
根据企查查数据,这些城市的“小巨人”企业更多地聚集在某几个制造业行业中。例如,在31个工业门类中,宁波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这五个行业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本市“小巨人”企业总量的55.5%。重庆的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五个行业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本市“小巨人”企业总量的54%。
相较于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虽然略少,但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链、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服务业“小巨人”企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小巨人”企业占其近三分之二的份额,共1964家;批发和零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小巨人”企业数量也较多,以上四大类企业共占服务业领域“小巨人”企业总数的94.6%。
从城市来看,在服务业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和成都,占该领域“小巨人”企业总数的41.5%。其中,北京的服务业“小巨人”企业共515家,约占该领域“小巨人”企业总数的六分之一。
重庆汽车制造业龙头效应突出
在制造业领域,重庆是“小巨人”企业数量较多城市,其所在行业也往往是本地的支柱产业。新京智库注意到,重庆汽车产业优势明显,其汽车制造业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高于第二名宁波、第三名芜湖同类“小巨人”企业的总和。重庆汽车制造业“小巨人”企业有41家,占全市“小巨人”企业数量的71.65%。
重庆为何能在汽车领域诞生如此多的“小巨人”企业?据重庆市统计局披露,汽车是重庆的两大产业支柱之一。2020年该市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3672亿元,为当年重庆市GDP贡献14.69%。2022年上半年,汽车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0.8%。
以为例,作为龙头的整车车企,长安汽车的市值占重庆汽车制造业总市值的近一半。据重庆日报整理,该企业目前拥有88家分子公司、带动了本区上下游产业链150万个就业岗位,引领重庆地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重庆上市的58家企业中,聚集了众多与汽车相关上市公司,如长安汽车、、小康股份、等汽车、摩托车整车研发企业,还有、、、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等汽车技术服务企业。重庆如今已经形成了汽车产业纵向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专精特新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
与重庆在汽车制造业的优势不同,北京则是服务业“小巨人”企业总量第一的城市,其数量远超第二名两百多家;而其优势主要表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一行业上。
北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小巨人”共434家,占该行业“小巨人”企业总量的22.1%,高于该行业企业数量第二名上海、第三名武汉和第四名天津的数量总和。此外,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类别下,北京共有58家“小巨人”企业,全国排名仅次于深圳。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在北京经济结构中也占据重要地位。2021年,北京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98亿元,同比增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535亿元,增长11%。这两个行业一起贡献了当年北京GDP的24.2%。
北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两个领域的优势,显然与北京本身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丰富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优势相关。
2015年至今,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后获得国务院六次批复。七年来,北京市从加强国际化专业服务供给、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全面开放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此外,北京在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优势与其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
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达到全国城市的最高水平,占全市GDP的40.4%。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和底座,近年来该产业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2021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从2017年的11.3%上升至2021年的16.2%。
除此之外,也是在2021年,包括北京百度网讯科技、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等在内的36家北京企业入选“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前百家企业”;58家企业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在这些重量级奖项中,北京入选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已形成涵盖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最活跃、软件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最完整的城市。
新京报记者 孔雪 查志远
- ·俄气暂停向法国主要能源供应商供气
- ·山东省纪委监委最新通报:中国联通3人被查!
- ·最近入坑新东方直播间无法自拔……
- ·国家统计局:5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34.0%,回落4.7个百分点
- ·最长20天!照顾老父母,独生子女的护理假如何保障?
- ·“流调”还是“诈骗”?这些套路你一定要清楚→
- ·空客中国公司CEO徐岗:正在和中石化合作生物质燃油,但用地沟油、火锅油做燃油成本很高,因为没有经济规模
- ·尚纬股份实控人被刑拘上演“难兄难弟”,时隔四年再现亏损,股价三天跌近30%
- ·共商航空复苏繁荣之策 2022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将于22日开幕
- ·新东方卖牛排火了,是对企业家精神的至高褒扬
-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7年全国居首
- ·俄航天局:美方已用卢布支付宇航员乘俄飞船费用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 ·痛别!又有两位巨星陨落
- ·交通部: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高速公路网 世界级港口群
- ·知名网约车裁员40%?公司回应!网友吐槽
- ·期货大咖聊大宗:技术面、基本面两相共振 PTA或将开启新一轮下跌
- ·组团猎杀乌防空系统,“俄最强战斗机”的苏-57首次登场为何受关注?
- ·白宫:美国支持巴西加入经合组织
- ·三组词,读懂总书记走进一家民企的深意
- ·全球集装箱过剩,空柜积压严重,运价走低…美国最大港进口量创20年最差10月
- ·美国CPI前瞻:通胀比预期的更热?小摩的预测引发恐慌,白宫也来“补刀”
- ·5月CPI同比增长2.1%,未来物价走势有两大关注点
- ·华融湘江银行将易主! 央地国资联合体接盘40.53%股权,湖南财信金控成第一大股东
- ·中华企业:拟挂牌转让上海春日置业50%股权及相关债权
- ·卖数据线三年营收52亿,华强北走出的绿联科技冲刺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