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福建、陕西“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
8月11日,吉林第289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举行,福建此次发布会也是陕西“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的第三场。吉林银保监局局长徐春武、银行业保福建银保监局局长丛林、险业陕西银保监局局长黄晋波出席发布会,吉林结合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十年的福建发展情况和监管工作的举措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吉林:各项贷款增长1.8倍,陕西涉农贷款翻一番 数据显示,银行业保十年来,险业吉林省银行业各项贷款增长1.8倍,吉林总量接近2.6万亿元;各项存款增长1.5倍,福建总量超过3万亿元;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3%,陕西保障金额年均增长32%,银行业保保险深度由2.7%上升至5.2%,险业保险密度由856元每人上升至2911元每人,实现了金融对经济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滴灌,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近年来,吉林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改进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徐春武表示,十年来,吉林省涉农贷款翻了一番,备春耕贷款持续保持年均6%以上的增速;积极推动完全成本保险试点,主要粮油作物、畜禽产品保险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省涉农贷款余额5892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3%,多年保持较高占比;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57%,提供保险保障金额1257亿元,同比增长69%,参保农户114万户次。 徐春武具体介绍称,吉林银保监局从五个方面助力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一是强化政治责任,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强化金融供给,优先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三是强化政策引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四是强化资源整合,打造服务“三农”特色品牌;五是强化探索实践,协同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保险业方面,吉林银保监局会同相关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发展,不断满足农业产业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解决“三农”发展“后顾之忧”。2022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保险费率同比下降了12%至28%;6种作物种植成本保险和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相对免赔率由30%统一降至25%;玉米、水稻保额由2012年的每亩200元、267元提高至目前完全成本保险的750元、1100元;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扩展至全部产粮大县;地方特色产品保险已覆盖食用菌、人参、杂粮杂豆等40个特色品类。 福建:银行业总资产突破十万亿,贷款占比升至52%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约67%的GDP,约70%的税收,以及80%的就业。 “近年来福建局持续推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切实强化金融助企纾困,促进中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丛林表示。如,陆续出台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监测评价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资源倾斜;深化信用信息运用,2015年起联合税务部门建立“银税互动”机制,实现税务数据直连共享,将企业纳税信息跟融资信息有机结合,创新推出50余款产品;配合省政府推进金融服务云平台建设,汇聚了1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4400个涉企的数据,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银行机构提供尽职调查、风控等场景智能应用等等。 数据显示,十年来,福建辖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了20.6倍,年均增速达到35.9%,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自有统计以来年均增长达到了25.6%,贷款户数增加了31.4万户,平均贷款利率下降了2.17个百分点。 不止小微企业,十年来,福建银保监局着力推动建设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促进福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丛林介绍,十年来,福建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了2.8倍,迈上十万亿新台阶,银行业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3.5%,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26%和19%等。 “这十年来,我们坚持强监管、治乱象、促合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持续推进,营造了良好金融环境。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完善一系列监管规范性文件,开展监管雷达等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依法监管、科技监管能力。”丛林表示,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大幅压降,辖区银行业各项贷款占资产比重由最低时38%逐步上升至52%,金融资源进一步回归实体;建立完善多方联动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实现高风险机构阶段性“清零”,地方法人机构总体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损失抵补能力。 陕西:贷款余额4.73万亿,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多年超20% 数据显示,十年间,陕西银行业保险业服务质效显著提高,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 陕西虽然地处西部,但是在陕西有上百所高校、有千余家科研机构,还有大批的优秀企业、优秀人才,可以说创新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黄晋波表示,陕西银保监局高度重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为了更好把陕西的“研”的优势在“产”的领域体现出来,让科技创新链和当地的产业链形成合力,该局持续深入调研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中的堵点难点,找准弄清企业的烦心事,印发了专项的工作意见,强化监管的评估推动,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质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陕西省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服务企业近万户,全省保险业积极发挥科技保险作用,一批“卡脖子”“初创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上,我们紧扣陕西省情,重点支持一个平台、两大领域创新发展。”黄晋波介绍,一是着力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二是着力支持绿色科技发展;三是着力支持农业科技发展。 黄晋波还介绍,陕西银行业、保险业资产规模分别是十年前的2.7倍和3.6倍,各项贷款余额4.7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3%;保险深度由2.53%上升到了现在的3.92%,保险密度由973元上升到了现在的2956元,保险业赔付支出年均增速15%。有序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近十年来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396亿元,法人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900多亿元,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清理不规范保险中介机构1006家。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无锡瞄准“第二机场”?丁蜀机场通航,谋划转型民用支线机场
- 昇兴股份董事长操纵证券市场被罚100万 股价曾月涨七成近一年已回落36%
- 腾讯音乐拟申请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预计2022年9月21日挂牌交易
- 英女王葬礼为拜登“开后门”,其他国家不乐意了
- 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执行报告,明确下阶段政策思路 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兼顾平衡
- 浙商基金评新能源波动:硅料等原材料产能瓶颈逐步打开,持续看好细分环节景气度
- 健世科技、康沣生物等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多次冲刺港股IPO:面临持续亏损、商业化进度较慢、短期盈利难等困境
- 新京报快评:别被“婴儿水”这个伪概念忽悠了
-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 接管恒大香港中心!中信银行多个一级分行长换防!上海分行贺劲松执掌北京分行…
- 东京海上日动(中国)总经理藤田桂子:保险业十年大跨越,未来聚焦健康养老|非凡十年·大型访谈
- 奈飞盘前涨2.62% 预计低价广告版服务一年内能吸引4000万人订阅
- 360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钟力: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底座 是一切正常运转的基础
- 全球央行观察|8月CPI意外跌回个位数,英国央行仍要大力加息75个基点?
- 华夏基金微策略:风格混乱期 两手准备降低波动
- 11万股民“踩雷”!纺织大户被立案调查,股价一字跌停,1.2亿元资金等待“出逃”,发生了什么?
-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 存款利率下调 保险销售蹭热度,你心动了吗?
- 湖南省《关于构建全省国资监管大格局的意见》审议通过 打造国资监管“一盘棋”
- 赵世堂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