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国内芯片市场等待更多企业
来源:经济日报 半导体产业链涵盖设计、经济制造、日报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国内更多目前,芯片国内在芯片设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市场但在制造端包括半导体材料、等待装备、企业工艺、经济元器件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短板。日报为打破这一现状,国内更多近10年来,芯片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市场国内半导体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等待但未来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加快发展速度,经济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要解决芯片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自主可控,需要扶持发展IDM(垂直整合制造),培育具有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一体化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此外,半导体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大概在30万人左右,主要缺乏芯片制造人才。 汽车芯片也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一台传统燃油车大概需要200颗至600颗芯片,而在一台电动车上这一数字将超过2000颗。引发去年“芯片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车规级芯片产能不足。车规级芯片要求测试条件最为严格、测试时间最长,车规级芯片往往需要测试几千小时,测试完成后还要安装在车辆上跑到一定公里数才能被认证合格,认证周期长达数年。业内预测,未来一年至两年,车规级芯片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对国内芯片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芯片制造属于重资产投资,多是“投资大、收益慢、风险高”,需要学习国外先进企业成功经验。例如,韩国三星公司多是在经济周期处于低谷时,预测未来市场需要什么芯片并加大投资,因为建厂需要一定时间,在经济低谷期投资,建成后会迎来经济复苏期,从而实现企业稳健发展和利润增大。 目前国内做芯片的企业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游击队”太多,做同样的芯片、跑同样的赛道。应该通过资本力量,把“游击队”整合起来做大做强,鼓励在芯片细分领域争做龙头,提升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从产业链分布看,我国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次分布在京津冀等地,珠三角、大湾区是芯片主要消费地。当前,芯片国产化率低于20%,还有巨大的国产化市场空间等待国内企业拓展,希望更多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优秀芯片企业迅速发展,为中国半导体行业迎头赶上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李芃达整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交行上半年业绩喜人:建设数字化新交行 保持先发优势
- 证监会:期待与美方监管部门以专业务实态度积极推进合作
- 消费贷吸引力上升 助推消费“暖起来”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唐宏受贿案一审宣判
- 京东舍弃京喜拼拼:下沉市场一梦黄粱
- MacBook/Pro自助维修计划不靠谱,换电池比售后还贵一千多
- 科威特宣布将石油日产量增至281.1万桶
- 他在金茂六载春秋
- 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
- 碳酸锂价格逼近50万元大关 新能源产业链抢矿愈演愈烈
- 70%的网红没赚到钱?达人自述:受众喜好难捉摸 账号 “凉”掉前多探索新路径
- 东阳光药发布上半年业绩 营业额12.93亿元同比增加539.47%
- 董事失联、股权被责令转让,安信信托风险处置“插曲”多
- 镍价为何并未受到印尼出口政策的提振?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又来了!医院严禁倒卖,黄牛顶风炒到500元
- 交易员料欧洲央行下月升息75基点可能性有五成
- 外形神似AirPods!Redmi Buds 4 Lite设计曝光
- 法国总统马克龙否认访问阿尔及利亚是为了寻求天然气
- 周三美国WTI原油收高1.2% 创三周来最高收盘价
- 新东方在线:2022财年营收同比减少36.7%,东方甄选为主的直播电商分部毛利930万元
- 搜索
-